鈦媒體注:當人工智能、增強現實和物聯網迅速普及開來,連最狂熱的技術愛好者都開始擔心自己還能緊跟技術發(fā)展浪潮多久時,人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模樣?
我們正在邁向“下一代經濟”——這個觀點假設了當前的經濟時代已經結束(這個提法,借用了由我和Tim O'Reilly共同主持的O'Reilly傳媒大會的主題)。
這一前景無疑令人感到不安。人們擔心自己以后該怎么賺錢,生活的意義又在哪里。當人工智能、增強現實和物聯網迅速普及開來,連最狂熱的技術愛好者都開始擔心自己還能緊跟技術發(fā)展浪潮多久時,人們的生活會變成什么模樣?
雖然重大變革到來之前必然會引發(fā)恐懼和不確定感,但是今年的“下一代經濟”大會給我們的重要啟示就是要對正在發(fā)生的文化轉型保持樂觀。
企業(yè)家非常熟悉恐懼和不確定感,因為哪怕是在穩(wěn)定停滯的時期,他們也會選擇風險和未知,而不是別人做過的和已知的事情。因此,他們能夠認識到當前這種環(huán)境的潛力,而且已經有很多人參與到這場競爭之中了?,F有的企業(yè)可以利用新技術創(chuàng)造新的競爭優(yōu)勢。初創(chuàng)企業(yè)則可以創(chuàng)建新的市場,推出人們從來沒想過自己會需要的產品——當人們嘗試過之后,就會發(fā)現自己根本離不開這些產品。
在“下一代經濟”大會上,19歲的斯坦福學生Joshua Browder就為我們帶來了這樣的例子。一年多前,他在自己的祖國英國拿到駕照后不久便因為違章停車被開了許多罰單,他的父母嫌罰單太多,不愿意給他付賬。
于是Browder開始查詢法律法規(guī),看看是否能夠對這些罰單進行申訴。運用新查到的知識,他的申訴幾乎都成功了。不久他就成了北倫敦一帶的“違停罰單專家”,他還經常給親朋好友提供意見。
為了更高效地為人們提供意見,他在2015年8月創(chuàng)建了一個名為DoNotPay.co.uk的網站。網站上的聊天機器人指導人們起草自己的申訴文件。在“下一代經濟”大會上,他告訴聽眾,迄今為止,網站用戶已經對18萬張罰單申訴成功,從而省下了約5百萬美元。
這只是Browder的故事的開端。發(fā)現這個網站可以幫助他們申訴違停罰單后,人們開始咨詢其他法律問題,例如尋求收回財產或重新占有方面的幫助。
很快,Browder意識到他可以讓他的“機器人律師”自動為大家免費提供各種各樣的法律援助。
有了這種高度自動化的服務,那些根本負擔不起傳統(tǒng)法律援助服務的人們找到了新的解決辦法。有很多法律訴訟如果找人工律師處理就太不劃算了,例如違停申訴或為航班晚點尋求補償,但是找機器人律師處理卻是完全行得通的。
當然,通過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創(chuàng)建新型服務、讓負擔不起傳統(tǒng)法律服務的人們能夠獲得法律援助服務,Browder正在為未來更進一步的變革奠定基礎。法律專業(yè)人士提供的很多收費頗高的服務也可以實現自動化,而且隨著Browder的“機器人律師”愈發(fā)成熟,它將與人工律師展開日趨激烈的競爭。
最后,Browder相信DoNotPay.co.uk未來還有助于提高政府服務效率,為數百萬對政府繁雜的規(guī)章制度感到頭疼的人們提供指導。與此同時,它所具有的取代人工律師的潛力又涉及到今年“下一代經濟”大會的主要議題,即我們如何才能創(chuàng)造一種不會將人類排除在外的全新技術型經濟——而且這里的“不將人類排除在外”不是流于形式或出于義務,而是要同時保證經濟回報和個人的自我實現。
換句話說:我們該如何利用自動化、人工智能和其他技術來改善人工工作的效果,而不是將其淘汰出局?
這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但是“下一代經濟”大會上的許多發(fā)言人已經在探究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旅行預訂初創(chuàng)企業(yè)Lola的創(chuàng)始人Paul English解釋了他的應用程序如何利用人工智能加強了旅行社工作人員與顧客的互動。IBM的David Kenny負責公司的Watson項目,跟我交談時,他提到了Watson如何在醫(yī)療領域代替人類承擔起放射診斷這類“枯燥工作”,從而讓醫(yī)生可以將精力投入到解決更難的醫(yī)療問題上。
積極通過削減人工成本來提升資本效率的企業(yè)家、投資者和發(fā)明家歷來都會受到市場和政府政策的獎勵。這種做法實際上具有很好的社會效益。資本配置效率的提升使市場上的商品和服務大為豐富,既提高了人們的生活水平,又讓人們有更多的機會去從事各式各樣有意義的工作。
但是,現在我們已經走到這樣一個臨界點:依靠現在的技術,我們已經能夠淘汰數目更為龐大的人工勞動力,我們應該想出新的方式來獎勵那些以創(chuàng)造有意義的人類工作為優(yōu)先的資本。今后,對于那些通過創(chuàng)辦企業(yè)恰當地創(chuàng)造了工作崗位的創(chuàng)業(yè)者、投資者和發(fā)明家,我們必須給予鼓勵。
例如,對于雇員超過100人、員工平均工資7.5萬美元的企業(yè),與未達到這一門檻的企業(yè)相比,其創(chuàng)業(yè)資本能否享受更低的稅率?
當然,要將這樣一個空想概念變成現實政策,必須進行大量的盡職調查和反復試驗。最優(yōu)的門檻標準是多少?這項政策會受到怎樣的挑戰(zhàn)?它有可能導致哪些意外后果?
我知道這是個不太成熟的提案,但是這種思路顯示了經濟生態(tài)系統(tǒng)并不一定非要反映“自然”法則或原理,它實際上是激勵和監(jiān)管機制的產物,這些機制把某些行為和價值放在了優(yōu)先地位。
雖然運用人工智能和其他技術可能會徹底改變我們的經濟、我們的工作場所,甚至是我們對人類的認識,但是我們必須記住這樣一個基本事實:創(chuàng)造哪些激勵機制以及重視哪些價值因素都是由我們自己決定的。
只要我們透徹理解所有影響因素,在深思熟慮的同時抱著無畏而開放的心態(tài)擁抱未來,我們就一定能做出正確的選擇。
【鈦媒體作者介紹:LinkedIn(領英)創(chuàng)始人 里德?霍夫曼】
更多行業(yè)資訊,關注鈦媒體微信號:鈦媒體(ID:taimeiti)
鈦媒體微信二維碼
根據《網絡安全法》實名制要求,請綁定手機號后發(fā)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