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純工具到社交,金犁帶著他的墨跡狂奔

推出“時景天氣”,墨跡完成了向SoLoMo應用的轉型。對投資人李開復和創(chuàng)始人金犁來說,有了更大想象空間;對墨跡來說,作為這一領域先行者,接下來要走的更是一條拓荒之路——無論是產品,還是商業(yè)化。

 

【范俊杰/鈦媒編輯】春節(jié)前,在創(chuàng)新工場的一個小會議室里,我們第一次見到了金犁,微博上的他說話沉穩(wěn),滿屏墨跡,臉被大墨鏡遮了一大半;而眼前的他,卻仍象一個靦腆、帥氣的大男孩。他是李開復所說的,罕見的年輕又沉穩(wěn)又有人格魅力的創(chuàng)業(yè)者。“我們投項目,現(xiàn)在更大程度是看人的因素了”,在李開復的辦公室里,當他評價他投資的墨跡天氣創(chuàng)始人金犁時,顯出了一絲難得的得意。

不過春節(jié)后,再陸續(xù)對金犁做的幾次補采訪,他已經不那么輕松了,“忙”早已成了他的生活主旋律。

金犁似乎很喜歡戶外,他的微博常能看到他拍的外景,當然這也可能是為了推廣他的墨跡天氣新功能,隨著墨跡時景天氣的開發(fā)和推出,墨跡早已不是過去的一個單純的天氣預報工具應用,而是開始在更廣闊的室外,更茫茫的人群社區(qū)中,一路狂奔。

看似簡單的天氣類工具,到底能有多大想象空間?做一個天氣主題的社交應用如何?

最近,移動應用分析公司Flurry發(fā)布了一份新的數(shù)據報告。這份報告的數(shù)據十分有趣: 移動應用中,用戶參與度最高的不是游戲和社交網絡這類熱門應用,而是一些簡單的、用戶頻繁登陸的新聞、天氣以及實用工具。

Flurry把用戶留存率和用戶使用頻率綜合在一起觀察后得出結論:天氣應用是用戶留存率最高的應用類別。73%的用戶在安裝30天后仍會打開應用。把觀察周期放到60天和90天,其留存比例也高達63%和55%。

而在國內的天氣類應用市場中,墨跡天氣算是一個典例:這家09年才剛剛成立的公司,如今已經是國內最大的天氣服務提供商。根據墨跡提供的資料,墨跡天氣的用戶數(shù)已經突破了1億大關,日活躍用戶達到2000萬。

去年11月,墨跡天氣在其新版中增加了“時景天氣”的功能。在原有的天氣預報和預警、指數(shù)信息(穿衣、洗車、運動、化妝等)這些生活資訊功能的基礎上,用戶可以注冊一個ID,將所在地的天氣情況拍成照片上傳到應用中,其他人可以在應用中看到各地的實時天氣。據金犁向鈦媒體透露,上線兩個月,這一功能的注冊用戶即突破200萬人。

另外,實景天氣功能中還增加了“熱門圖片”的選項。這聽起來儼然就是一個室外風景版的Instagram了。

就在天氣預報幾乎已經成為主流移動操作系統(tǒng)的標配功能時,天氣類第三方應用似乎并沒有收到太大影響,反而展示了強大的生命力。墨跡天氣取得的成績也證明了這一點:天氣應用能夠做的不只是告訴你今天是晴是陰。

除了1億用戶,墨跡還順利地拿到了三輪融資,商業(yè)化也正在有條不紊地展開。當天氣類應用已不再是藍海,這家創(chuàng)業(yè)公司是如何與眾多巨頭共舞,并且技壓群芳的呢?

在墨跡的第三輪融資中,創(chuàng)新工場是投資者之一。在創(chuàng)新工場北京辦公室中(但墨跡團隊的辦公地點并不在此),金犁向鈦媒體講述了墨跡天氣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現(xiàn)在的。

 

誰能想到它發(fā)源于“老古董”塞班系統(tǒng)

在創(chuàng)立墨跡天氣前,金犁是個天天泡在外企辦公室里的典型IT宅男,在塞班工作時,金犁就在業(yè)余時間開發(fā)了墨跡天氣,第一個塞班平臺的版本于2009年5月份正式開發(fā)完成。

談到為什么做天氣?他條理清楚地講了有三個主要原因:“一,當時我們要做移動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業(yè),我們必須要做一個聯(lián)網才能用的軟件。二,我們要做一個有大眾需求的軟件,會影響一個龐大用戶群。三,我們要做一個用戶第一時間能夠看到的東西。天氣應用可以放在桌面上,一解鎖就能看到,能吸引用戶的眼球?;谶@三點的應用很多,加上對競爭對手的產品進行了分析,我們覺得天氣我們最有把握的?!?/strong>

第一個塞班版本僅僅在手機玩家論壇上推廣,放出的當天就達到了2000多次的下載量。嘗到甜頭之后,金犁難以抑制他的創(chuàng)業(yè)欲望。

雖然親人和朋友對他辭去塞班的穩(wěn)定工作這件事不太理解,但在他老婆的支持下,金犁還是選擇了從公司辭職,開始了全職創(chuàng)業(yè)。

不過,促使他離開的另一個重要原因還有,在他那枯燥的塞班工程師工作之余,他也敏銳地捕捉到了另一重要趨勢,塞班要完蛋了。

當時,他每天要檢測和試用競爭對手的產品,也是在那時他開始留意到,塞班垂垂老矣,無論是蘋果系統(tǒng),還是后來興起的三星安卓系統(tǒng),他突然一天發(fā)現(xiàn),天啦,天下還有比塞班更復雜和難以操作的操作系統(tǒng)嗎,對開發(fā)人員而言,塞班絕對不是一個好選擇,這也注定了塞班不會有前途。

不過作為他們基礎最好的技術和最熟悉的技術平臺,塞班當時還有著仍令人艷羨的用戶數(shù),金犁和他的伙伴,先選擇了自己最熟悉的塞班作為起步開發(fā)平臺。

起初,金犁和另一個創(chuàng)始人只是想做一個易用的天氣查詢軟件。后來,他們將一些與天氣相關的生活信息加入了進去。也正是因為這些隨之而來的生活資訊,讓墨跡有了初步的商業(yè)化空間。2011年底,墨跡與國內一家移動廣告運營商合作,將應用內置橫幅廣告、富媒體廣告和定制化的品牌植入廣告首次投放到墨跡天氣的相關產品中。

當時,在塞班平臺上,墨跡并不是第一個做天氣應用的公司?!疤鞖馔ā钡拈_發(fā)時間要比墨跡早一年(天氣通已經被新浪收購)。不過,墨跡天氣還是通過良好的用戶體驗贏得了用戶,并且超過了它的前輩。

在塞班上實現(xiàn)優(yōu)秀的UI是十分困難的,但金犁想把墨跡做好。為此,金犁單獨為塞班平臺開發(fā)了專屬引擎,并提供了換膚、雙層滾屏切換等功能,同時還能節(jié)省流量(每次更新天氣只需要1到2K數(shù)據)。這樣一來,墨跡在用戶體驗上就做得比同類軟件好一些。

“尤其在創(chuàng)業(yè)初期,要專注一款產品,優(yōu)先做好用戶體驗?!痹谌鄷r期就下功夫雕琢用戶體驗,是墨跡能夠后來居上的原因之一。

 

轉向安卓,渠道廣了

在塞班平臺上打出名氣之后,金主自然來。2010年初,墨跡拿到了第一筆投資:由險峰華興的陳科屹投資的250萬人民幣。此時,金犁將目光投向了安卓平臺。

“當時我在塞班工作的時候,因為工作的原因能夠接觸到最新款的手機。因此我接觸安卓手機是比較早的,這對我來說是個優(yōu)勢?!苯鹄缯f,“當時接觸了安卓手機之后,發(fā)現(xiàn)它完全比塞班高出一個層次。我的第一印象是,這個系統(tǒng)做得特別好,而且開發(fā)難度要比塞班低很多。塞班的架構都快十年了,但安卓是一個新的架構——我認為這是未來。我接觸設備的時間早,動手也早。實際上,我們是最早的一批(安卓開發(fā)者)?!?

墨跡最初的開發(fā)團隊都來自塞班平臺,在看到方向之后,他們硬著頭皮開始自己學習開發(fā)。

就這樣,墨跡天氣開始了安卓版本的開發(fā)。2010年5月份,安卓版正式上線。2011年4月,iOS版上線。

相比其它老塞班平臺的軟件,墨跡向新的安卓和iOS平臺的過渡可謂十分順利。金犁回憶稱,當時他們收到很多用戶反饋,這些用戶在更換安卓手機后也安裝了墨跡天氣。“安卓和iPhone幫我們少走了一兩年的路吧。我們想要實現(xiàn)一個什么功能,不再需要等操作系統(tǒng)平臺的進度了。在這兩個平臺上的開發(fā)效率要比塞班上高很多?!?/strong>

2011年初,墨跡天氣的活躍用戶就達到了1000萬。當時整個團隊只有15人。經過2011年下半年的擴充,如今團隊已經有40余人。2011年,他們也順利拿到了2011年盛大的千萬元投資。

墨跡天氣的用戶量增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渠道的拓展。金犁稱,墨跡一直秉承著“渠道為王”的方針?!扒朗且苿踊ヂ?lián)網發(fā)展的重要推手,是所有渠道合作伙伴的支持才讓我們發(fā)展到今天。目前墨跡已經覆蓋了市場上幾乎所有的主流線上市場以及部分廠商渠道?!?/strong>

“塞班時代,渠道發(fā)展還不像現(xiàn)在這樣豐富,除了論壇之外我們主要是與一些Wap站進行合作。到了后來的Android版,我們主要依靠線上電子市場、與其它軟件換量以及部分廠商和運營商的合作進行推廣。iOS平臺上,我們主要是通過換量以及活動運營來取得盡量好的排名。

而且,合作推廣的模式也為墨跡帶來了一定收入。墨跡天氣剛剛小有名氣,就有其它應用上門尋求推廣合作。據金犁說,他們合作的一個對象是老虎地圖。只要在墨跡天氣里推廣老虎地圖,用戶每成功下載一次付費6塊,每個月有八九千塊進賬。到現(xiàn)在為止,通過墨跡天氣推廣的應用有100多個。

 

融資:做“天氣社交”,不再只是天氣

然而,目前的商業(yè)化程度(廣告展示、合作推廣和品牌植入)還不能覆蓋當時墨跡的支出。去年8月,金犁曾經透露,墨跡仍然處于小幅虧損狀態(tài)。據鈦媒體了解,當時的用戶數(shù)大概在六七千萬左右。

2012年下半年(具體時間不明,經估算在8月份前后),已經擁有將近1億用戶的墨跡拿到了第三輪融資。這筆投資讓墨跡天氣得以繼續(xù)運轉。據鈦媒體了解,此輪融資,創(chuàng)新工場也有參與(但合作細節(jié)雙方都未透露),而他們也是創(chuàng)新工場為數(shù)不多的沒有從種子輪開始投起的公司之一。

李開復在接受鈦媒體采訪時透露,半年前,墨跡天氣團隊帶著一個未成型的想法與創(chuàng)新工場接觸,那個想法正是類似“時景天氣”的一個服務。之后推出的“時景天氣”也正是創(chuàng)新工場投資后與墨跡一起討論后敲定的方案。李開復說:“金犁的品質不錯,和他交流的時候,我可以感覺到他的自信和對產品的熱情、以及對產品深度的了解。每個我剛才講的品質,他都符合。他會帶團隊去戶外活動,很少有創(chuàng)業(yè)者會花這個心思?!?

李開復所說的品質就是鈦媒體此前報道《李開復談創(chuàng)投:更看重有經驗的創(chuàng)業(yè)者》里所說的“四看”原則:是否有對產品的熱情;是否對相關產業(yè)有深刻理解;是否有很強執(zhí)行力;是否是富有人格魅力的領導?!皟缮佟保荷偻稛o經驗者;少對擔心的“瑕疵”有僥幸心。

金犁和李開復同時表示,整個團隊、產品的想象空間以及用戶量是促使雙方達成這次合作的最重要原因。

如果說,墨跡天氣在塞班上發(fā)布第一個版本時,它還只是一款單純的天氣預報應用,之后的版本,雖然墨跡又添加了生活資訊內容:天氣預警和穿衣、洗車指數(shù)等信息(另外,它還完成了從塞班到Android和iOS的順利過渡),他也還僅僅只是一個工具。

“時景天氣”則是墨跡天氣的里程碑式產品,“時景天氣”將UGC引入了進來,使這一工具正式具備了社交應用功能。

在增加了“時景天氣”功能之后,墨跡天氣已經具備了當今最為熱門的互聯(lián)網發(fā)展方向——SoLoMo的所有要素:它將本地天氣信息、移動互聯(lián)網和社交功能結合于一身,依靠“實景天氣”功能正式完成了向以天氣為核心的SoLoMo應用的轉型。

而且,如果說同樣具有SoLoMo基因的LBS還在受打通線上線下這一環(huán)節(jié)所困,那么墨跡天氣“工具-生活資訊-社交”這個鏈條顯得“離錢更近”:2012年底,墨跡與阿迪達斯進行了商業(yè)合作,把阿迪達斯形象代言人姚晨、阮經天的形象通過穿衣指數(shù)、運動指數(shù)等進行品牌展示。另外,墨跡天氣還與國內部分廠商進行了內置推廣合作。這兩種方式也是墨跡目前主要的商業(yè)模式。

至于時景天氣,金犁說現(xiàn)在墨跡要做的是讓更多的用戶了解并使用這一功能?!斑@個功能的愿景是'讓人類實時的看到各地的真實天氣狀況'。通過實景天氣,用戶可以看到全國各個地方的實時天氣是什么樣子。比如用戶很想家的時候,就可以通過墨跡天氣找到自己的家鄉(xiāng)看一下。用戶有足夠的理由去用我們的產品?!鄙虡I(yè)化并不是實景天氣的當務之急。

為什么選擇時景天氣?金犁說:“我們的數(shù)據是從氣象局那邊授權過來的,但是他的天氣也達不到百分之百的精準。我們推出時景天氣,一方面是解決了這種問題,這樣讓人在感官上更直接一些;另一方面,我們一直沒有自己的用戶系統(tǒng),時景天氣可以幫助我們建立自己的用戶系統(tǒng)?!?/strong>

更重要的是,1億的用戶量與當下最熱門的SoLoMo模式相結合,其想象空間無比巨大。尤其是在增加了實景天氣照片分享功能之后,更是具有了向圖片分享方向發(fā)展的可能性。而去年9月份,Instagram也剛剛達到1億的注冊用戶數(shù)。

不過,有用戶在使用新版墨跡天氣Android版的時候遇到了一個問題:為了推廣時景天氣功能,墨跡天氣會將一個實景相機的快捷方式重復地安裝到手機桌面上。

 

工具類應用如何商業(yè)化的另一種注解

工具應用變現(xiàn)一直是所有工具類應用的共同難題,見此前鈦媒體的另一創(chuàng)業(yè)者說報道,《“萬年歷”火了,流量變現(xiàn)卻還是冰川》,面向大眾需求的工具應用很容易聚集用戶和流量,但難的是變現(xiàn),即商業(yè)化。當單純工具轉向社交應用之后,金犁對商業(yè)化的規(guī)劃明顯加快了步伐,“在移動互聯(lián)網的商業(yè)化這一步上,最重要的是看到趨勢,提前做好規(guī)劃。”

“早在跟阿迪達斯的合作之前我們已經對品牌廣告與客戶端的植入做了一些產品規(guī)劃,尤其Avatar穿衣提示的功能與服裝類品牌的契合度非常高,與阿迪的合作是偶然中的必然?!苯鹄缯f。

金犁透露,接下來,除了品牌廣告之外,墨跡天氣還會進行其它的商業(yè)化嘗試,例如皮膚小鋪以及Avatar形象的商業(yè)化等。

如今,墨跡天氣通過用戶系統(tǒng)為它的1億用戶提供了從匿名轉化成實體ID的途徑。據金犁透露,自實景天氣上線以來,兩個多月的時間里,注冊用戶就已達到了200萬。

李開復對鈦媒體稱,天氣產品可以“不僅僅是天氣產品”?!疤鞖猱a品可以擴張,并且有一些全球的案例,甚至有相當好的機會?!?“功能方面,墨跡不僅僅是一個打開看一下的天氣軟件,它未來可以有更多的功能。我們認為,它可以發(fā)展成強大的工具?!?/strong>

這是投資人和墨跡的構想。顯然,用戶系統(tǒng)、UGC和熱門圖片等元素的加入,使得墨跡天氣的想象空間一下子變大了。

目前來看,社交和圖片分享是墨跡天氣能夠看得到的方向。在國外,社會化天氣應用早已有之:如weathermob等。如何將用戶系統(tǒng)加以利用,并對用戶需求和這些社交元素進行深入挖掘,并加以變現(xiàn),才是擺在墨跡天氣面前的問題。

金犁稱,在國內,目前與墨跡同臺競爭的主要對手有二:新浪的天氣通和3G門戶的GO天氣。據他們的統(tǒng)計,墨跡的用戶數(shù)大概是第二名天氣通的三倍左右。

但這些離金犁給墨跡天氣定的目標——成為國內最優(yōu)秀的生活軟件服務提供商,還相距很遠。不過,墨跡天氣已經提供了一種由單一工具發(fā)展為SoLoMo應用的可能。在這個基礎之上還能怎樣發(fā)展,墨跡和創(chuàng)新工場方面都表示不便細談。

“除了傳統(tǒng)的廣告模式以外,我們也在不斷嘗試不同的途徑,爭取經過自身的探索能夠尋求一個全新的盈利模式,相信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的高速發(fā)展,新的盈利模式會隨之產生,墨跡也會為此做出應有的貢獻。”年輕的金犁老練沉著,“SoLoMo創(chuàng)業(yè)是未來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模式,由于跟傳統(tǒng)商業(yè)結合的很密切,所以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穩(wěn)步發(fā)展,不能急于求成。做好產品,另外要做好市場分析、競爭對手分析,以及做好市場推廣計劃?!薄?

 

**********

鈦媒體評:墨跡天氣到底能不能成為一個“強大的工具”?雖然這個問題無法馬上得到結論,但正如鈦媒體SoLoMo專欄研究員分析的那樣,墨跡這種從大眾需求出發(fā)、提供細分服務的應用將會是未來移動互聯(lián)網的發(fā)展方向。墨跡目前的成功和轉型經歷,對無數(shù)移動互聯(lián)網、SoLoMo創(chuàng)業(yè)者來說都是一個很好的參考樣本。除了廣告這種盈利模式之外,墨跡又將如何把這1億用戶變現(xiàn)呢?作為這一領域的先行者和創(chuàng)業(yè)成功者,墨跡天氣接下來要走的是一條拓荒之路——無論是產品形態(tài)上,還是商業(yè)化上。

 

想第一時間獲取TMT行業(yè)新鮮資訊和深度商業(yè)分析,請在微信公眾賬號中搜索“鈦媒體”或者“taimeiti”,或用手機掃描下方二維碼,即可獲得鈦媒體每日精華內容推送!

轉載請注明出處、作者和本文鏈接。
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交流、學習、不構成投資建議。
想和千萬鈦媒體用戶分享你的新奇觀點和發(fā)現(xiàn),點擊這里投稿 。創(chuàng)業(yè)或融資尋求報道,點擊這里

敬原創(chuàng),有鈦度,得贊賞

贊賞支持
發(fā)表評論
0 / 300

根據《網絡安全法》實名制要求,請綁定手機號后發(fā)表評論

登錄后輸入評論內容
  • 現(xiàn)在看到主界面那個應用推薦就煩,想卸載了~

    回復 2013.03.01 · via pc
  • 墨跡 很牛叉 一直在用

    回復 2013.02.28 · via pc

快報

更多
2

掃描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