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 | 大數跨境
先前,印尼宣布將限制價格低于150萬印尼盾或100美元的進口商品在網上銷售,同時,還將要求進口商品獲得補充許可證,即印尼國家標準(SNI)。
印度也緊隨其后宣布對筆記本電腦、平板電腦等部分產品的進口實施限制,要求有相關許可證,此前印度并未對該品類進口做限制。
在賣家還沒有從如此嚴苛的新規(guī)中緩過神來時,墨西哥又給了賣家重拳一擊——墨西哥總統(tǒng)簽署《關于修改一般進出口關稅法行政命令》,對392個項目進口關稅進行調整,波及鋼材、橡膠、紡織品等眾多行業(yè)。
墨西哥這一法令,針對的是沒有和墨西哥簽訂自由貿易協(xié)定的國家,比如以中國為首的亞洲國家。
墨西哥方面稱,此次新規(guī)定8月16日起實施,2025年7月31日終止。也就是該法令頒布后就立即開始推行了,根本沒有給跨境人預留反應時間。
據了解,本次最惠國關稅將調高5%~25%,最終分為10%、15%、25%等幾個檔次,令跨境賣家比較難受的是,此次列出的392個關稅項目,大部分都適用于25%的進口關稅,包括鋼鐵、銅鋁賤金屬、橡膠、化工產品、紙類、陶瓷產品、玻璃、電器材料、樂器和家具等大類在內,部分紡織品適用于15%稅率,擋風玻璃、后玻璃(后窗)適用于10%。
對于我國跨境貿易來說,共波及我國海關稅則類別的13個大類,受影響比較大的是“鋼鐵及鋼鐵制品”、“塑料和橡膠”、“運輸設備及零件”、“紡織”和“家具雜項”五大類。這五大類的出口額,在2022年就占了總對墨出口額的86%。
作為接受投資、產業(yè)鏈轉移的發(fā)展中國家,墨西哥為什么要變動關稅,增加門檻呢?這不是不利于本國經濟發(fā)展么?
墨西哥方認為,此舉是為了“消除貿易失衡”。
說白了,還是墨西哥為了幫助本國企業(yè)發(fā)展。經歷疫情沖擊及全球經濟發(fā)展放緩之后,墨西哥國內產品市場份額變小,所以墨西哥希望通過關稅調整,維持國內市場穩(wěn)定、公平,以保護、扶持國內“脆弱”的工業(yè)產業(yè)。
根據外媒的報道,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USTR)也就這件事發(fā)表了聲明,針對墨西哥政府對非自由貿易協(xié)定國家征收高達25%的鋼鐵等產品關稅的舉措表示歡迎,并邀請墨西哥政府雙邊討論解決“最近美國鋼鐵和鋁產品進口激增的問題,并確保墨西哥從第三國進口鋼鐵和鋁的透明度更高。”
如此,墨西哥也必將更加嚴格的審查來自亞洲不同國家的進口產品,此份稅收政策出臺究竟符合了幾方政府的意愿也將存疑。
“小小”墨西哥增加個關稅,為什么令跨境人惴惴不安?
墨西哥在跨境界,不僅承擔著新興市場的地位,還承擔著更重要的“中轉”角色。
這個被美國建墻隔起來的國家,是拉美第二大電商市場。
1.27億人口、2022年經濟總值約1.2萬億美元排名世界第15,都意味著這片市場有巨大的消費潛力。美客多、亞馬遜、沃爾瑪,以及Shein、Shopee和速賣通等平臺都在墨西哥有布局,墨西哥電子商務協(xié)會還表明,2022年墨西哥電商增長了23%。
墨西哥不缺電商發(fā)展土壤。
而且相較于巴西,進入墨西哥其實對中國賣家來說還容易一點。巴西的清關、關稅、物流是有名的難,尤其是關稅能高達60%。墨西哥不僅壁壘沒這么高,而且憑借著大型電商平臺支持,整體運營體系健全,具備FBA倉儲和運輸服務。
墨西哥的排華情緒也沒有那么濃烈,符合法規(guī)即可入局,與當地人在貿易上相處也算融洽,這對中國賣家已經是“暖心”的存在。所以,中國跨境人不僅通過電商進入了墨西哥市場,線下也在開設實體店或者投資建廠,當地的人工成本、土地成本并不高。
據了解,中國對墨西哥的直接投資,2022年同比增長48%,墨西哥也成為了我國在拉美地區(qū)的第二大貿易伙伴。
近年來中墨貿易規(guī)模也在不斷增大,2022年我國對墨出口額773億美元,今年1-5月的對墨出口額也已超398億美元。從海關總署發(fā)布的累計比去年同期增速來看,對墨西哥出口增速為10.8%,對美國則是下降了15.1%。
圖源:統(tǒng)計署
總的來看,墨西哥具備市場潛力,是我國跨境賣家在拉美地區(qū)的重要出口國家。此次對主要出口墨西哥的產品品類增加關稅,中國產品價格優(yōu)勢變低,將影響未來我國對墨西哥出口量與增速。
進中東、入拉美、布局非洲,近年來中國跨境賣家如此辛苦開拓新興市場,既有歐美紅海市場競爭太過激烈,需要新需求點的原因,也有以美國為代表的國家筑起的貿易壁壘越來越高、入局越來越難的因素在。
為了規(guī)避掉不必要的麻煩與風險,墨西哥成為了一些中國商品出海的中轉站。
一方面,墨西哥上接北美下連南美,具有絕佳的地理位置。如果能以這里為據點,輻射整個美洲就更為便捷。
2021年封號潮后,有很多美國跨境賣家就退至墨西哥清理滯銷貨物,兩國緊鄰,在美國的存貨發(fā)往墨西哥很方便。在墨西哥稅制改革前,還有賣家將墨西哥作為中轉免稅地,先把貨物發(fā)到墨西哥保稅倉,美國消費者下單后再以小包的形式發(fā)出,實現免稅清關。
另一方面,上文也提到墨西哥和他國簽署了自由貿易協(xié)定,這些規(guī)定也能幫助兩國在貿易上更便利。
那么哪些國家和墨西哥簽訂了自由貿易協(xié)定呢?根據資料顯示,墨西哥一共簽署了15份協(xié)定,簽訂的對象國包括美國、加拿大、歐盟、日本、智利、以色列、哥倫比亞等等。
中國出口原材料至墨西哥加工,既能在美國的“后花園”建立供應鏈,也能以墨西哥產品的名義再出口到以美國為代表的其他國家,避免出口壁壘、享受一些優(yōu)惠政策。這也是很多制造商熱衷于去墨西哥投資建廠的原因之一。
墨西哥對跨境人來說,不僅是良好的產品出口地,還是很好的輻射北美、拉美的踏板。所以為什么墨西哥此次加稅后,對中國跨境圈震撼這么大,因為這意味著出口墨西哥本土市場難度增加的同時,將墨西哥作為中轉站,曲線入美的優(yōu)勢也將逐漸消失。
墨西哥事件也標志著全球貿易環(huán)境閉塞性進一步加劇,“田園牧歌”式的出海模式,注定已是日暮途窮,中國跨境賣家正面臨新的時代巨變。
連新興市場國家都開始增加門檻,也難怪全球化“已死”的聲音不絕于耳。
中國賣家出海經歷過和平的美好時光,隨著入局人數加多及全球經濟下行,各個國家都開始“勒緊褲腰帶”過日子之后,對外來者也變得嚴格起來,這或出于對本國經濟的保護,或出于對全球政治格局的考慮。
依靠強大產業(yè)鏈為全球供貨的中國,自然成為了眾矢之的,全球最大市場美國就在積極地推動降低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其羽翼下的其他國家自然也不乏跟進者。對應的政策就是各種高貿易壁壘被搭建,在其他國家培養(yǎng)新的供應鏈取代中國提供廉價勞動力與產品。
這更像是一場針對中國賣家的“逆全球化”趨勢,對于觸碰“紅線”的賣家要么被罰款或多出錢,要么變相禁止入市。
政策層面的圍剿封鎖、消費者層面的消費力下降、運營環(huán)境方面各類成本高企,中國跨境人面臨的局勢將更加艱難,“變革”成為依靠老模式出海的跨境人務必要進行的事。
怎么變?
未來,將更考驗賣家的精細化運營能力,面對不同的市場用同一套打法必然行不通,需要根據當地的政策法規(guī),有針對性地調整出海方式。
例如此次墨西哥上調關稅,企業(yè)首先要做的就是排查自己的產品是否在名單內、供應鏈穩(wěn)定性是否受影響。如果不想增加這部分稅收,要么尋求其他渠道進入墨西哥市場,像從與墨西哥簽訂了協(xié)議的國家轉入墨西哥,規(guī)避掉高關稅。
要么就要根據墨西哥本土法律,使自己的產品符合免稅規(guī)定——企業(yè)具備IMMEX資格,可以免稅進口原材料生產出口產品。
供應鏈能力強弱,也將左右著跨境賣家能走多遠、能做多大。能做好供應鏈管理其實并不容易,如何做好數據反饋、分析并作用于產業(yè)鏈調整,如何做好資源整合,發(fā)揮最大效用,都是需要考慮的事。
為何Shein能憑借“小單快反”的供應鏈模式走這么久,就在于這種模式能迅速根據市場做出反應,而且?guī)齑鎵毫ο鄬ζ渌J?、同?guī)模企業(yè)來說并不大。
通過近期各個市場的動作,跨境賣家應該能感受到市場上政策的收緊,應勢而變不再是選擇項而將是必選項。
快報
根據《網絡安全法》實名制要求,請綁定手機號后發(fā)表評論
刺激
幾年來對東盟出口大增,是他們產能還沒發(fā)展起來,機會一成熟立馬踢掉我們[微笑]只有為為們還在高興??歐美才是優(yōu)秀的商業(yè)伙伴[大笑][大笑][大笑][大笑]
支持人家加關稅,在國內賣高價質量差 運到國外賣低價質量好,為了擾亂別人市場 卻讓國內百姓買單。這下芭比Q了吧?
[666] [視頻]
最喜歡你一言不合就打賞的樣子了~ [視頻]
太棒了,保護國內
為中國駐墨西哥大使館的全體外交人員點贊
看來吃虧的是墨西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