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文|雷科技

3 月 5 日,微軟在 Windows 開發(fā)文檔的安卓子系統(tǒng) WSA 部分進行了重要「更新」,宣告:

微軟將終止對安卓子系統(tǒng)(Windows Subsystem for Android,簡稱 WSA)的支持。

具體來說,從 2024 年 3 月 5 日起,Windows 11 用戶就無法通過微軟應用商店安裝安卓子系統(tǒng)。之前已經安裝的安卓子系統(tǒng),用戶可以在未來一年內繼續(xù)使用,微軟將繼續(xù)提供技術支持。

而自 2025 年 3 月 5 日起,微軟就不再支持 Windows 上的 Amazon Appstore 以及所有依賴于 WSA 的應用程序和游戲。屆時,也將宣告 Windows 安卓子系統(tǒng)項目的徹底死亡。

中文翻譯非官方,僅供參考,圖/微軟

一石激起千層浪。微軟的公告一方面激起了網(wǎng)友對于微軟「大刀部」的瘋狂吐槽,另一方面也引發(fā)了人們對于安卓子系統(tǒng) WSA 的討論。

回想 2021 年,微軟剛剛面向開發(fā)者推出 WSA,兌現(xiàn)了 Windows 11 發(fā)布之時對原生兼容安卓應用的承諾。等到第二年正式推出,用戶終于可以在 Windows 上使用海量的安卓應用,而不用在手機與電腦之間進行頻繁的切換。

但也僅僅過去一年多,WSA 就宣告了「退場」。不過其實也不意外,從微軟在 Phone Link(旗下手機 PC 互聯(lián)應用)上更新支持應用投屏使用開始,也許就注定了 WSA 的結局。更甚者,從一開始或許就注定了。

而在某種程度上,微軟到底需不需要「融合」安卓應用生態(tài),放在今天也是一個值得重新考慮的問題。

WSA:微軟擁抱安卓的“縫合怪”

WSA 全稱是 Windows Subsystem for Android,顧名思義就是在 Windows 里面塞下了一個安卓子系統(tǒng),而且是完全開源的 AOSP(Android Open Source Project)。

理論上基于英特爾的「Bridge」技術,WSA 可運行所有適配安卓系統(tǒng)的應用,微軟在正式推出 WSA 時就宣布通過了超過 5 萬款應用的兼容驗證,而且安卓應用可以視為一個獨立應用固定在開始菜單或者任務欄上,就像一個正常的 Windows 應用。

這里另外需要解釋一下,英特爾 Bridge 本質上和蘋果 Rosetta 2 一樣都是起到轉譯的功能,但 Rosetta 2 是將 x86 的 MacOS 應用轉成 arm 架構,Bridge 則是將 arm 的安卓應用轉譯成 x85 架構。

WSA 確實給 Windows 11 帶來了不小的變化。

 

Android apps on your PC,圖/微軟

海量豐富的安卓應用可以在大屏的 Windows 設備上直接使用,很多原本被局限在手機上完成的任務也能在電腦快捷地完成,不需要來回切換。

更別說移動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很多國內廠商死活只做 App、不做 Web,網(wǎng)頁體驗一團糟,這部分在 Windows 11 上也完全可以用安卓應用替代網(wǎng)頁。

同時與 Windows 平臺上的安卓模擬器應用不同,WSA 還能調用 Windows 系統(tǒng)本身支持的網(wǎng)絡代理、硬件加速、攝像頭以及傳感器等硬件。

這些都是好的一面,由于自身和外界的因素,WSA 的體驗從來就沒有好過。

面世兩年,WSA 為何中道崩殂?

如果不是微軟的一紙公告,很多人可能早就忘掉了 WSA。如果說微軟正式發(fā)布 WSA 的 2022 年,從媒體到了不少國內外 Windows 用戶都在熱衷談論和使用,那這種討論很快就開始消聲覓跡。

一方面,由于微軟 WSA 默認使用的應用商店是亞馬遜的應用商店,雖然也能經過折騰繞開甚至安裝谷歌的 Play Store,但少了谷歌 GMS 的生態(tài)加持始終難以稱得上完整的安卓體驗;

另一方面是 WSA 實際上的轉譯效率和兼容性都不理想,不說和蘋果 Rosetta 2 相比,但大量的游戲和應用都無法基于 WSA 正常運行。

這也就怪不得,WSA 自始至終都沒有成氣候。相比之下,Google Play 游戲電腦版專注于需求更強烈的「桌面安卓游戲」場景,谷歌也在一直有條不紊地推進游戲的兼容適配和體驗優(yōu)化。

但比起微軟在 WSA 項目上自身的問題,恐怕更為關鍵的原因還是來自外部環(huán)境的變化:多設備互聯(lián)解決方案的成熟解決了應用與數(shù)據(jù)互通問題,用戶并不需要Windows上的“安卓子系統(tǒng)”。

正如前文提到,今天人們離不開手機里海量的應用,甚至是數(shù)據(jù)。微軟的 WSA 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應用」的打通,而手機廠商轉戰(zhàn) PC 還帶來了新的互聯(lián)方案,連帶打通了「數(shù)據(jù)」。

微軟 WSA 剛推出的 2021 年,不管是手機、手機兼PC廠商(OPPO、vivo、小米和榮耀)還是老牌 PC 廠商(戴爾、華碩、聯(lián)想和惠普),都有自家的互聯(lián)方案,可將手機屏幕「投屏」到電腦上并操作,也能支持文件和剪貼板等數(shù)據(jù)的互通。

甚至是微軟,也早在 Your Phone(后來更名為「Phone Link」)上支持了部分三星手機的多應用「投屏」運行,后來又擴展到了榮耀、ROG 以及 OPPO 系的部分機型上,同時也支持文件互傳、剪貼板/通話/短信同步以及媒體控制等功能。

除了形式與 OEM 品牌的互聯(lián)方案不同,到更名 Phone Link 的時候,微軟的這套方案在適配機型上完全可替代 WSA,在 Windows 上實現(xiàn)更好的手機互聯(lián)體驗。

同時針對 iPhone 機型,Phone Link 也做了大幅的適配,雖然不可能像安卓手機一樣打開應用,但也實現(xiàn)了接收通知、收發(fā)短信/電話等,包括在 Windows 上直接回復 iMessage 消息。

值得一提的是,前文我們說到 WSA 是基于英特爾的「Bridge」技術進行轉譯,也在去年初推出了 Intel Unison,一款連接手機和電腦進行協(xié)同的 Windows 應用,類似微軟 Phone Link。也從側面說明了,就連英特爾也不看好微軟的 WSA 方案。

科技行業(yè)瞬息萬變,如今AI硬件時代來臨,WSA 也好,Phone Link 也罷,對當下的微軟來說,成功或失敗都不再重要。

微軟的未來是 Copilot ,不是 Windows 

盡管在大眾看來,微軟始終與 Windows 的概念捆綁在一起,但實際上微軟個人計算業(yè)務已經遠遠地被云業(yè)務甩在了后面。

尤其得益于生成式 AI 的浪潮,擁有OpenAI這張王牌的微軟在過去一年吃盡紅利,智能云營收高達 962.1 億美元,同比增長 17.6%,超越亞馬遜 AWS 成為了全球第一大云廠商。營業(yè)利潤更是達到了 447.9 美元,碾壓亞馬遜 AWS 和谷歌云。

去年底,微軟 CEO 納德拉還公開宣稱,微軟是一家 Copilot(AI 助手)公司。

日前雷科技已報道,微軟即將在3月28日推出兩款Surface硬件,這是微軟第一代AI PC。可以看出,微軟的所有重心都在轉向 AI 和云,在 Windows 業(yè)務上也希望消費者和企業(yè)訂閱云電腦而非購買 Windows 電腦。

當微軟在 2021 年發(fā)布 Windows 11 并大力宣傳 WSA 的時候,我相信微軟是真的希望通過整合安卓生態(tài)改變 Windows 平臺的體驗。

但時代變了,大人。生成式 AI 作為一種技術已經讓全世界看到了它的顛覆性能力,對于手機、PC 以及更多設備產品的改造也正在醞釀和探索,PC 是更需要手機的互聯(lián)?還是 AI 的改造?微軟早有了答案。

從這個角度來說,安卓子系統(tǒng)的想法可能打從一開始就注定了「退場」的命運,三五年后,安卓恐怕都不會是今天的安卓,Windows亦如是。

本文系作者 雷科技leitech 授權鈦媒體發(fā)表,并經鈦媒體編輯,轉載請注明出處、作者和本文鏈接。
本內容來源于鈦媒體鈦度號,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交流、學習,不構成投資建議。
想和千萬鈦媒體用戶分享你的新奇觀點和發(fā)現(xiàn),點擊這里投稿 。創(chuàng)業(yè)或融資尋求報道,點擊這里。

敬原創(chuàng),有鈦度,得贊賞

贊賞支持
發(fā)表評論
0 / 300

根據(jù)《網(wǎng)絡安全法》實名制要求,請綁定手機號后發(fā)表評論

登錄后輸入評論內容

快報

更多

掃描下載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