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想試圖更加了解年輕人,而社交工具似乎覺得自己更有發(fā)言權。昨日(21日)下午,圖片社交工具nice發(fā)布了《90后生活方式報告》后,還宣布了其中文名“好贊”和soloan“我們好像”。
“好贊,我們好像”,這句話在Nice創(chuàng)始人周首看來,更像是用戶在使用nice之后發(fā)出的感概。圖片+標簽的社交方法讓這款APP迅速的聚集了一大批年輕人,并達到了三億美金的估值。周首表示,在nice好贊發(fā)布中文名之后,會試圖用標簽去連接更多的年輕用戶。
7億個標簽、10億次關注
2013年10月21日,nice正式上線,從曬一雙球鞋起家(想看故事?看這里~),在國內首創(chuàng)了“圖片+標簽”的產品形態(tài)(當然如今和nice相似并主打圖片+標簽社交的還有另外一款更加偏女性用戶的圖片社交in)。周首把nice的核心定位是“用照片連接同類”,他認為,用照片來連接同類這件事情是能夠做出來一個全新的社交網絡。
“年輕人既標榜獨立,又渴望同類;既不想被定義,又想彰顯自我的標簽;既強調自我,又尋求認同。”
他認為所有的社交產品都具有工具屬性,比如到底能解決用戶實際當中什么問題。
“QQ解決的問題就是短信,陌陌基于陌生人,豆瓣基于興趣。而nice是基于生活方式,通過“圖片+標簽”分享我的生活,通過這個工具屬性連接到跟我有共同興趣愛好、共同生活品位的那些人,這就是nice傳遞的價值。”
如今,當你在nice上發(fā)布圖片并打上相應的標簽時,無需更多的話語即傳達了想要表達的信息。點擊圖片標簽,nice的數據算法會自動將同一標簽下與你場景更加相似的人推薦給你,而前提是這個數據庫和標簽庫必須足夠大。
周首向鈦媒體表示,在過去的兩年中,nice已經貢獻了7億個標簽以及10億次的關注數據,而其今年在2月份成立算法團隊也正在為標簽優(yōu)化做出更多的努力。
“標簽連接”的第二階段,會嘗試電商化
然而對于兩歲的nice來說,也已經不再算是初創(chuàng)公司,如何進行商業(yè)化模式的探索也是其考慮的問題。周首此前曾表示,nice的發(fā)展路徑會分為三步走:曬圖——標簽連接——購物。雖然在周首看來nice仍然處于標簽連接的第二階段,但他并不否認將會在電商化上做出一些嘗試。
按照目前nice的情況來看,品牌營銷或合作很可能是其將來發(fā)展的方向。鈦媒體留意到,在nice的耐克、麥當勞、優(yōu)衣庫、阿迪達斯、奧迪等眾多品牌的標簽下,有著非常多的關注和圖片分享。而周首表示,盡管最終不會以傳統(tǒng)電商或導購的方式來進行商業(yè)化嘗試,但是為了完善用戶體驗,會很快在產品上做出一些改變。
除此之外,顯然是受了17(思聰老公投資的一款圖片+移動視頻直播的APP)的影響,nice在此次發(fā)布中文名之外還上線了其“nice”直播的功能。“我們和17的氣質完全不一樣,也不會朝著那個方向發(fā)展。”其工作人員對鈦媒體強調到,直播功能的推出是為了使用戶的社交更加“場景化”,可以引發(fā)同類用戶更多的共鳴(更多移動視頻直播產品請點擊這里)。
“我們很希望看到nice成為國內最大的圖片社交工具。”nice的投資人之一徐小平說。然而,需要劃上問號的是,“圖片+標簽+直播”的玩兒法能否承載nice的目標。(文章首發(fā)鈦媒體)
根據《網絡安全法》實名制要求,請綁定手機號后發(fā)表評論
猛地想起了這句話:要先勝而后求戰(zhàn),不能先戰(zhàn)而后求勝。也許這句話的后半句就是對現在融資型企業(yè)的一個最佳寫照。
徐小平就是愛折騰
不錯的社交方向,可是要商業(yè)化,要把握好尺度。
落伍了 不知道這是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