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課:建立同理心的三種邏輯--決策邏輯
導語:建立同理心首先要理解三個邏輯,本節(jié)課何伊凡老師將為我們講解第一個邏輯
第一個邏輯是從企業(yè)、創(chuàng)業(yè)者的角度來說,叫做決策邏輯。你在判斷一家公司的時候,你需要看他是如何面對一個兩難困境的。對于做企業(yè)來說,它無時無刻都在一個兩難困境當中,羅伯特麥基的故事當中他用了一個比喻,他說要判斷一個人和一個事件的時候,他要看一個時間點,叫做弧光時刻。
什么叫做弧光時刻?就是一輛車突然轉(zhuǎn)彎,有一道光打到這個車身上,有一個反射的弧光過來,這個叫做弧光時刻。這種弧光時刻來自對艱難時刻的兩難選擇,這種兩難選擇他是最能體現(xiàn)一家公司的管理水平的,是非常關鍵的一點。特別是在今年的這種形勢之下,如果真正深入一家公司的話,你會發(fā)現(xiàn)這種艱難的選擇可能每個月、每個季度都會發(fā)生。
在日常的管理當中也會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兩難選擇,比如我原來在中企的時候,如果遇到一個同事因為加班之類的原因,上班犯困,跑來我辦公室睡覺。我當時選擇讓他繼續(xù)睡覺,而且還出去辦公怕吵醒他。后來我自己創(chuàng)業(yè)后,發(fā)現(xiàn)有同事趴著睡覺,就把照片發(fā)給人力,我說這個人得開除了。后來人力了解了情況,是因為午休的時候她在忙工作沒休息,到下午瞇了一會,正好讓我下去抓住了。但在這樣的情況之下,我的這個決策已經(jīng)做出來了,那我是應該開這個人還是應該不開這個人呢?
我舉的是一個特別微小的在決策當中兩難選擇的例子,在企業(yè)的運行當中不管是小事還是大事都會面臨類似這樣的兩難。所以當你看到一個公司做出來一個匪夷所思的事兒,外面就會有一大堆的評論“戴威為什么不把公司早一點對程維做讓步?”,或者是說”羅永浩是不是應該早點放棄錘子?”,對不起,因為你沒有坐在那個位置上,大家思考的高度是不一樣的。
你看到一個人做出非?;恼Q的一個行為,可能是他對自己現(xiàn)在處境的一種解決方案而已,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需要一個移情,你要把 自己移到他的那個位置上,你才能作出這個判斷。
睡覺的同事我最終還是讓她走了,原因很簡單,你可以在公司睡覺,但是你睡覺的時候你能不能躲到一個辦公室去?躲到外面別人看不到你的地方去?公司每天有很多人參觀,讓參觀的人看見員工在睡覺,那個影響是非常不好。當然這只是我安慰我自己的一個理由,其實最關鍵的是我已經(jīng)當眾做出決定,如果不把這個決策堅持下來,后面我再做決策的時候,大家可能就不當成一回事兒了。所以有的時候會面臨很多這樣的艱難決策,從最微小的事到最大的事。
還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假設盧浮宮著火,那么多世界珍品應該先救哪幅畫?對了,應該先救門口的那幅畫。有的人說應該先去救蒙娜麗莎的微笑,或者是救哪個藏室珍品,對不起,凡是珍品都會放在盧浮宮的最里面,當你決定去救蒙娜麗莎的微笑,等你救出來的時候,你和蒙娜麗莎都不能微笑了。
所以我們會看到很多企業(yè),每當做出一個重要決策的時候,外面就會有一大堆人在出主意。
可能路人會很困擾,為什么看來非常簡單的邏輯,創(chuàng)始人還要做這個決策?都替他著急。但其實他內(nèi)心的想法就是,對不起,我只能先救門口那幅畫。所以這是同理心的三種邏輯當中第一點,你要判斷決策邏輯是什么。
導語:了解了第一個決策邏輯,下節(jié)課何伊凡老師將為我們講解建立同理心需要理解的第二個邏輯:用人邏輯。
【版權歸鈦媒體所有,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您是否確認要刪除該條評論嗎?
賬號合并
經(jīng)檢測,你是“鈦媒體”和“商業(yè)價值”的注冊用戶?,F(xiàn)在,我們對兩個產(chǎn)品因進行整合,需要您選擇一個賬號用來登錄。無論您選擇哪個賬號,兩個賬號的原有信息都會合并在一起。對于給您造成的不便,我們深感歉意。
課程不錯